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編稿步驟

 

編稿步驟

編稿技巧
有的編輯認為,編稿就那么回事,無技巧可言,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稿件就編。編了一會才發現稿件有問題根本就不能採用,或者是快編完了才發現前面該保留的東西給刪掉了。可見,不講究編稿技巧往往前功盡棄。其實,編稿與寫稿一樣也有技巧。筆者以為,應按以下五個步驟去編每條稿件。
瀏覽全篇
瀏覽的目的是通過了解稿件的大意,看稿件能不能發,是不是發過;看稿件哪些地方需要大砍大殺,哪些地方只需小削小補。
瀏覽的方法主要有:看稿件的標題,看稿件的開頭,看每段的開頭,看每段的結尾,看稿件的結尾。標題一般是稿件內容的高度濃縮;開頭或結尾一般是稿件內容的提要;每段的開頭或每段的結尾,一般是某一段落的大意。因此,以上幾個地方是必須放慢速度瀏覽的,目的是準確了解稿件的內容。其餘的地方可以加快速度一目十行,目的是發現需要大砍大殺的地方。
砍出雛形
編輯要像木工做家具一樣,先把材料砍出一個毛坯,然後再刨光。砍出雛形,必須三板斧。
一是砍掉不必要的背景。所謂不必要的背景是指那些不為人們普遍關心的背景或雖為人們普遍關心但人們早已熟悉了的背景。
二是砍掉多餘的事例。如果一篇稿件中某一類型的事例有好幾個,那么典型事例之外的事例都可稱之為多餘的事例。因為用一個典型的事例足以說明一個問題。
三是砍掉與主題無關的內容。一篇稿件只能有一個主題。如果不砍掉與主題無關的內容,那么一條稿件中就有了多個主題,這是違背寫作規律的。
精雕細琢
對保留下來的內容還須精雕細琢。
一是糾正錯別字。錯字容易被發現,別字往往容易迷惑人的眼睛,要認真區分。
二是把生僻字詞改通俗。生僻字詞是“攔路虎”,令讀者望而生畏。
三是留意固定詞組,看有沒有用錯,有沒有被篡改。
四是注意詞句的簡寫是否恰當。稿件正文中,第一次出現某詞句時決不能簡寫,否則,讀者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五是把病句改通順。
六是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繫是否合邏輯。
七是注意計量單位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精製標題
一條稿件有沒有人看,根本在於稿件的內容如何。但內容再好,如果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也仍然沒有讀者。一條稿件能夠首先吸引讀者的是什麼?當然是標題。因此,製作出吸引人的標題是編輯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編輯的功夫應重點放在標題製作上。標題製作好了,編輯工作就完成了一半。我國報紙上出現的標題形式很多,沒有一個統一、固定不變的模式。但製作具有吸引力的標題是有規律可循的,即把稿件中最新鮮、最吸引人的東西拉出來製作成標題。為了使主題不至於過長,同時保證標題內容的完整性,可以讓引題、主題、副題同時出現。
仔細閱讀
這是編輯對一條稿件最後的把關,目的是減少或消滅差錯。重大差錯往往在這一關被發現,也往往因為忽視這一關而見諸報端。因此,這個步驟不但不能少,而且應該認真對待。仔細閱讀應做到,逐字逐句通讀包括標題、標點在內的全文。決不能像第一個步驟那樣粗略地看,要帶著懷疑的態度去看容易混淆的字詞。要帶著挑剔的目光去看待寫作的技巧;要帶著否定的態度去看稿件的內容,千萬不能放過導向錯誤的稿件。上述五個環節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定的作用,不可隨意丟掉。只要按照這五個環節認真去做,編起稿件來一定會得心應手,一定能做出一件件漂亮的“嫁衣裳”。

https://www.newton.com.tw/wiki/%E7%B7%A8%E8%BC%AF

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

整稿

 編輯的第一步:整稿這件事,萬事起頭難

https://matters.news/@Morphy/31849-編輯的第一步-整稿這件事-萬事起頭難-bafyreicxyycy4vkmyejjnn77htcppj6w3icc7cjq7ezo7wrr5pcwx4vmpq


以論文改寫為專書的整稿工作流程為例

1、【調整架構】

論文改作的書稿→輔導作者具備一定的市場意識,將文稿修正為具「可讀性」的架構。

從論文到專書出版,通常會拿掉摘要、冗長的緒論(研究目的、文獻回顧以及研究方法等),而將之轉換為筆調較柔和與面向大眾的序言代替。同時要據此思考本書的內容核心、在目前同類型讀物中的定位與差異點欲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讀者又將對本書懷有什麼樣的期待

2、【潤稿】

第一次細讀稿時,便先對文稿語詞、易讀性與格式進行修潤;第二次讀稿時,以一次做一件事情的方式,專心進行校對工作。

3、【校對】

準備一份常見錯誤表:(含容易看走眼的錯誤、不同輸入法造成之常見錯字、同音異義、簡繁轉換訛誤等)。

4、【內容查核】

5、【配圖】與【製表】


[鷲尾賢] 編輯像是開業醫生,而閱讀就像診治病患。有時消滅了小小的病原菌,結果病患的體力也喪失了。重要的是要站在病患的立場,做最適切的治療。

對更多作者來說,這卻可能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書,並非所有作者都熟悉出版的工作現場與樣態,如何輔導作者進一步了解出版工作、流程、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寫作的規範、

然而比整稿更難的,或許是當你邀請的稿件卻全然不符合出版企劃所需時,而必須面對的「改稿」一事。

江大德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