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5日 星期三

投資雜記



K線 (Candlestick Chart):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
蠟燭長度:開盤價、收盤價
燭芯長度:最高價、最低價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HTML 學習札記

目次

建立錨點/書簽

心得雜錄

HTML 資源

blogger 水平線不顯示? 顏色問題被吃掉?(改藍色無用)


"撰寫模式" 水平線顯示



建立錨點/書簽

  • 用全域的 id 屬性,不用 name。
      <a>: The Anchor element#deprecated_attributes name
     #deprecated_attributes超連結只跳至Anchor element,無法跳至deprecated_attributes?
  • 名稱可用中文

2023年1月6日 星期五

譯經二三事

 

譯場譯事

鳩摩羅什大師在譯場翻譯佛典,必須先考慮譯經的基本條件:

第一是有無梵本原文!當時要有僧人帶來的梵本佛經,或有能背誦經文的人到來,才有原文開譯。

羅什對很多經文都很熟悉, 《出三藏記集》說羅什能背誦甚多佛典,所以不少經文原本就在羅什心中。

但《高僧傳》也記載了譯場,因缺乏原典而令譯事受阻,如:佛若多羅熟悉《十誦律》,他來到長安,姚興便請他誦出律典梵本,由羅什譯出,但才完成了三分之二,弗洛多羅便去世,譯事中斷,及至另一位西域僧人曇摩流支帶梵本來長安,才能完成工作。

第二是譯場即使有原文也不能隨便翻譯,還要看主譯者是否熟悉經文。

如湯用彤在《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說:「 ⋯⋯古今譯書,風氣頗有不同。今日識外洋文字,未悉西人哲理,即可譯哲人名著。而深通西哲之學者,則不從事譯書。然古昔中國譯經之巨子,必須先即為佛學之大師。」

NMKT 微博 https://m.weibo.cn/status/4853870016858123


MS Word特殊尋找或取代

 目次

尋找 範圍字元 [ - ]

尋找 "(U+0022), '(U+0027) 直角引號或省略號

尋找  (U+FE50-U+FE6B) 小寫變體

尋找  (U+FE30-U+FF4F) 中日韓相容形式

尋找造字

尋找大量連續空白

尋找取代半形括號為全形括號

尋找選擇性連字號 ¬

註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