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校稿 參考資料

 

編輯的第一步:整稿,提升可讀性,將書稿打磨至合乎市場的商業作品

by M編 發表時間: 2020 年 3 月 24 日  最後更新於 2023 年 12 月 18 日

「編輯的第一步,就是整理交到手上的稿子了。」

「M編也正在進行一本論文改寫為專書的整稿工作。我也就實際的工作方式與狀況,分享我進行整稿的工作內容。」

  • 1、【調整架構】
  • 2、【潤稿】
  • 3、【校對】
  • 4、【內容查核】
  • 5、【配圖】與【製表】


校稿在看什麼? 圖書編輯的校對SOP全解析,校對一定要懂的5大工作

by M編 發表時間: 2023 年 11 月 29 日  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1 月 16 日 

「現在所稱的校對,則指涉出版階段中的任何一道檢查手續。大至書稿內文校對,小至文案、行銷資料的校對。」

「建議先看過〈編輯的第一步:整稿〉中就初期校對的基本說明。」

  • ✎ 什麼是校對?
  • ✎ 校對的工作
  1. 1、文字訂正
  2. 2、標點符號辨析
  3. 3、排版錯誤
  4. 4、統一體例
  5. 5、內容查核
  • ✎ 校對的流程
  1. 1、排版前
  2. 2、排版後
  3. 3、打樣
  4. 4、看印
  • ✎ 校對的精神

「校對可說是整個出版編務流程中,最枝微末節、最瑣碎的一件工作,卻也是支撐圖書產業的根基。「是否經過校對」的內容,是衡量出版價值的重要一面;沒有經過校對把關的書,可以說在前提上就沒有出版的必要。」


文字編輯校對攻略  詳細解碼圖書校對符號、方式與技巧

by M編 發表時間: 2023 年 12 月 18 日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1 月 16 日 

  • ✎ 校對方式:編輯電腦檔案的數位校對與傳統印出的紙上校對兩類。數位校對可搭配大尺寸平板(彩色)或電子書讀器(黑白)
  • ✎ 校對符號:長期統整校對表單的好處,還有累積「常見錯誤資料庫」的功用。
  • ✎ 校對技巧:邏輯校對及文字校對。邏輯校對深度倚賴校對者的學養與常識,其核心精神是「在不疑處有疑」。文字校對時,必須秉持著「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則。
  • ✎ 總結:關於校對,我想說的是⋯⋯
  1. 有太多的格式要統一,有太多「好像錯又好像沒錯」的地方要判斷。
  2. 在校對工作中,你能確實地感受到:我在把一本書變得更好。
  3. 作者心得:
    1. A. 是人都會有盲點。利用非人輔助。
    2. B. 校對的好壞有標準嗎?相對客觀的量化標準是,至少將錯誤降低至「萬分之一」,也就是說每一萬個字才出現一個錯誤可算是及格。其次是交件速度。以一本十萬字的大眾圖書來說,合理的工作天數可抓五個工作天以內(估算:約等於一天兩萬字?)。但如果是學術書、帶有大量註解與參考書目、格式複雜的圖書,那交件期就得相應延長,才能確保品質。重大錯誤即是:影響文意、干擾閱讀、事實錯誤。
    3. C. 降低錯誤的方式。認清大腦的運作方式,本來就容易自動忽略錯誤來降低負擔。要保持眼光銳利的方式,那就是維持與書稿的陌生感。文中列出十種方法可參考。
      (a) 在專注力最高的時候校對:
      (b) 休息一下再看:
      (c) 降低閱讀速度:
      (d) 使用不同載體校對:
      (e) 倒讀:
      (f) 更改字體、字型大小:
      (g) 記錄錯誤:
      (h) 製作檢核表:
      (i) 大聲朗讀:電腦朗讀
      (j) 追蹤你的修改:


圖書校對範例大全  校稿時要處理的錯誤類型與示範

by M編 2024 年 1 月 11 日 

「為方便讀者閱讀與辨識,本文校對範例採用傳統手寫方式呈現。」

範例以原始稿、校對稿、修訂稿、修訂說明等呈現。

  • ✎ 臺版書校對
「臺版書的編務是與作者的創作工作相交織在一起,一本臺版書的誕生,是由作者、編輯、校對、設計師等等共同催生出來的,是可能隨時變化的進行式。因此實際在校稿時,往往需要連帶處理不同類型的問題改稿、校稿往往難以分割。」
  1. 一、文字與標點符號訂正
  2. 二、統一體例
  3. 三、內容查核
  4. 四、注音符號

 

  • ✎ 外版書校對
需要反覆與譯者或原作者釐清內文與譯稿精確度。

  1.  一、統一體例:將外文標點用法改為臺灣出版習慣用法,並統一全書之時間、數字、單位呈現。
  2. 二、譯稿查證:比對原文,找出是否有誤譯或可修潤之處。

  • ✎ 簡入繁校對

  1. 一、統一體例
  2. 二、修改中國用語
    交流與文化入侵日益嚴重的現在,越來越難區別用語。

  • ✎ 綜合練習:原始稿



AI 校稿? 

M觀點有運用?



#M編 #校稿 #proofreading